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近視控制」標籤的文章

雙眼視差有機會治癒嗎?

圖片
  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C 小朋友是一位可愛的四年級小女生,她非常喜歡看書,但也因為長期的姿勢不良,導致雙眼視差。當她一年前她來到診所檢查視力時,右眼視力正常,但左眼裸視視力只有 0.5 。散瞳後也發現右眼沒有近視,但左眼已近視 75 度,雙眼的眼軸長相差 0.59 mm 。  

近視控制光學矯正工具大集合 - 上篇:框架眼鏡

圖片
( 圖片來源 :南非藝術家 Philip Barlow筆下近視患者眼中的世界 ) 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  隨著疫情時代來臨,人類的學習與工作的模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。線上課程與會議溝通越來越普遍,近距離用眼時間大幅增長,這將會提高近視與相關眼科疾病的風險。  所幸隨著我們對於近視的了解更深,也有更多的控制工具問世。本篇我就來介紹一下目前近視控制的光學矯正工具。 

未來的全民公敵:近視

圖片
 ( 原始圖片來源 ) 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虛擬世界是未來銳不可當的趨勢了。在眼科醫師看來,這意味著人們的日常活動對視覺的依賴度將日益加深,也更加重眼部疾病的風險因子。 

不只吃錯藥,也會點錯藥!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疫情期間,大家都盡量蝸居在家,大人遠距辦公,小孩線上網課,每個人的眼睛疲累感都大幅增加。這時就會想拿眼藥水來舒緩,「點錯藥」的案件也大幅增加。

控制近視,為什麼控制眼軸長比度數更重要呢?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門診中有時會遇到,小朋友雖然近視度數不高、但眼軸長卻一直狂增長。通常這時家長都會覺得「啊,還好目前度數還不深!」然後就忽略潛在的風險。

體重增加就一定是過胖嗎?- 談眼科醫師如何判讀「眼軸長」之數據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開學季到來,每學期的學生視力檢查也啟動了。校護、學生、家長乃至醫護人員每年辛苦的行禮如儀,就是為了對抗一個古老的敵人:近視。 

到了高中,近視就定型了嗎?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最近大學指考放榜,開始了許多大一新鮮人的新階段,學子們心頭壓力終於可以放下。 在高二、高三的準備過程中,長期的用眼壓力通常容易讓近視繼續增加,然而在我的門診中,有一個激勵人心的例子。 

保護孩子視力的「超前部署」- 國小低年級的近視衝擊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按照管理學的說法,人每天汲汲營營忙著處理的,不外乎是緊急的事、重要的事、緊急又重要的、緊急但不重要的、重要但不緊急的、不重要也不緊急的 ……。如果你整天只忙著處理緊急的事,就永遠無暇考慮真正重要的事。所謂「超前部署」,正是指即便看似沒有立即的需求,仍要撥出心力來考量那些重要但尚未緊急的事項。

讓孩子眼中的世界恢復美麗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前陣子有位小朋友配了角膜塑型片。幾天後第一次回診時,家長很激動的告訴我:「醫師,小朋友第一天戴角塑,隔天早上起床、拿下片子後很驚訝的說:『媽媽,原來我們家後院有這麼多的樹呀!』」當下我也深受感動,原來孩子過去看世界都是模模糊糊的,現在才能好好的欣賞這美麗的世界。

初學拿筆寫字常見的壞習慣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防疫期間,我家小朋友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,我也開始注意小朋友的握筆姿勢,出現了我在診間常觀察到的問題。

當醫師說孩子需要配眼鏡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「當醫師說孩子需要配眼鏡」,在我的門診經驗中,這是許多家長內心深處過不去的坎。同為家長,我能想像,爸媽此時可能因對於近視控制醫學資訊了解的不夠充分,而對眼鏡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恐懼感與排斥感,害怕傳聞的「眼鏡戴上去就拿不下來」。偏偏人類大腦運作的方式,依據情緒作選擇的習慣遠大於理性分析,醫師越是想要說明,爸媽內心的懷疑越大。關於眼鏡,我就舉個例子來比喻吧! 情境題一:想像一下,如果孩子不小心腳骨折或扭傷了,醫生說,這陣子要先用拐杖輔助。這時你會有什麼反應呢?  A. 「受傷了也沒辦法,就照醫師的囑咐使用拐杖,讓受傷的腳先好好休息吧!」  B. 「一旦開始拿拐杖走路,可能永遠都無法脫離拐杖了!就算孩子跛腳我也不讓他用拐杖。」  情境題二:小朋友近視了!醫師說,散瞳劑控制力道不夠,需要搭配眼鏡矯正。這時你會有什麼反應呢?  A.「寶貝近視了,雖然心裡有點排斥,還是要聽從醫囑配眼鏡,以正確的光學矯正加強控制,才能避免近視持續惡化。好好配合,也許以後還有機會讓近視逆轉呢!」  B. 「一旦戴上眼鏡,可能永遠都無法脫離眼鏡了!就算變成高度近視我也不要讓我的小孩帶眼鏡。」  親愛的家長,您是哪一種呢?

全球眼科醫學對抗近視的共識 -- 阿托品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低濃度散瞳劑(阿托品)是目前台灣與美國眼科醫學會公認的正統近視控制療法。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,低濃度阿托品用於近視控制是安全而有效的做法,副作用少而接受度高。然而,訪間還是流傳不少指稱阿托品有毒的謠言,讓家長對於阿托品望之卻步,從而錯失保護孩子視力的良機。這對眼科醫師來說,是至為遺憾的一件事。

培養用眼好習慣,請你跟我這樣做

  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後天近視的發生,雖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詳細機轉,但是太長時間的「連續近距離用眼」絕對是重要的關鍵之一。因此,要保護好小朋友的視力,重要的關鍵就是八字口訣──多遠少近、時間中斷。

眼科醫師爸爸這樣做:當孩子的視力糾察隊

圖片
撰文:旭明眼科診所 雷少宇院長  大部分小朋友的眼球,出生時都是健康良好的,並且有足夠的遠視存款。由於後天的用眼習慣,才會逐漸導致視力不良。因此從孩子出生起,帶領他建立良好的用眼習慣,可是非常重要!

當阿托品遇上弱視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近日門診中,遇到一位焦急的媽媽帶小朋友來求診。原來這個小朋友是先天性的高度近視合併單眼弱視,之前在弱視治療的過程中,雖然矯正視力有慢慢的進步,卻看到近視度數一直增加,因此上門來求診。我首先問:「小朋友之前有在點散瞳劑嗎?」媽媽大驚失色的說:『醫師,我們家小朋友正治療在弱視,我上網查了一下,弱視的小朋友點散瞳劑不是會阻礙治療嗎?』

「視力不良」怎麼辦? ——關於「視力回條」爸媽該知道的事(下)

 文/雷少宇醫師|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  小朋友的幼兒園或學校發回了「視力不良」的回診單,爸媽好緊張,這時該怎麼辦呢?好不容易到眼科讓小朋友做了一連串詳細的檢查,結果出爐了,該怎麼樣去判讀呢? 

眼科醫師爸爸這樣做:與3C產品的相處之道

圖片
撰文:旭明眼科診所 雷少宇院長  現今的社會,幾乎無法避免小朋友接觸到 3C 產品,如電視、電腦、平板、智慧型手機等,高科技產品帶來新的學習資源,也產生新的問題,如 3C 成癮與近視。我將以眼科醫師爸爸的經驗,來分享一下我的家庭與 3C 的相處之道。

視力1.0就好?──關於「視力回條」爸媽該知道的事(上)

  文/雷少宇醫師|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  每學期剛開學的「視力保健季」,是眼科門診忙碌的時節之一,許多中小學生拿著「視力不良」的視力檢查回條來眼科回診,其中也不乏低年級,甚至幼稚園的小朋友。當爸媽收到學校發的視力複檢單時,應該要有以下的基本概念。  孩子視力「異常」,爸媽先別太緊張  家長常會問:「醫師,我家小朋友視力篩檢異常,他的眼睛出了甚麼問題呢?」又或是:「我家小朋友視力篩檢都沒有問題,那這樣還要來看眼科嗎?」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必須先了解,小朋友做的視力檢查結果,該如何解讀。  學校大規模篩檢用的方法是「遠距離視力」,也就是大家熟悉的,比上下左右的「C」字或「E」字表。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快速、不需要特殊儀器,可以大規模實行。但相對的,因為測量人數多,影響變因大,測量結果容易出現較大的波動。   比方說,經常有小朋友拿著學校通知單來診間複檢,但在眼科檢查時,雙眼裸視卻都能達到1.0。一問之下,原來是在學校檢查前一晚沒睡好,或是檢查當下跟同學嬉鬧沒有專心,才比的不好。幼稚園的小朋友,也可能因為容易分心、表達能力不成熟或是沒有耐心,導致比視力的結果不好。因此,收到視力異常單時,家長先毋須太過焦慮。  「視力」≠「度數」,不能互相推算  「視力」是家長最熟悉的一種檢查。我在診間遇過許多家長帶孩子回診時,雖然已經做了精密的驗光,還是很執著想要知道小朋友現在的視力可以「比」到多好。視力是「視」物的能「力」,是眼睛的綜合表現,視力不好,有可能是乾眼、疲勞、過敏、近視、散光、白內障或視網膜等各種問題,而「度數」則是特指眼球的屈光率,因此,視力與度數是兩件不同的事情。  雖然視力不等同度數,但兩者之間還是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。打個比方,棒球比賽中,只要投手能把球投進好球帶裡面,主審都會判定為好球。雖然每個人眼睛的「主審好球帶」寬廣度不同,但絕對不是小到只有一個點才能算好球。而裸視視力1.0的「好球帶」,通常從遠視100度到近視100度都有可能。  孩子視力「正常」,爸媽也別太放心  反過來說,如果學校的視力篩檢,小朋友都可以比到1.0,也沒有收到視力複檢回條時,爸媽就能安心了嗎?那也不一定!  就像前面提到的,我們只能說視力1.0代表的是:眼睛沒有「顯著...

眼科醫師爸爸這樣做:小寶貝的視力檢查初體驗

圖片
撰文:旭明眼科診所 雷少宇院長 我是一位眼科醫師,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。在有小孩之前,我對小朋友的視力回診並沒有太多的感覺,畢竟我自己也有輕度近視,生活中也只感覺到戴眼鏡的不便而已。然而,現在的生活環境與小朋友的成長經驗,已經與從前大不相同了,要保護一個孩子抵抗高度近視的威脅,並不容易!

遠視加散光,還是近視又散光?談散光與球面度數的關係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最近有位小朋友來就診,一進診間媽媽就說:「我帶小孩去檢查視力,第一家眼科說他是遠視加散光,第二家眼科卻說他是近視又散光。我都被搞糊塗了。我的小孩到底是遠視還是近視呀!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