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眼軸長」標籤的文章

雙眼視差有機會治癒嗎?

圖片
  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C 小朋友是一位可愛的四年級小女生,她非常喜歡看書,但也因為長期的姿勢不良,導致雙眼視差。當她一年前她來到診所檢查視力時,右眼視力正常,但左眼裸視視力只有 0.5 。散瞳後也發現右眼沒有近視,但左眼已近視 75 度,雙眼的眼軸長相差 0.59 mm 。  

未來的全民公敵:近視

圖片
 ( 原始圖片來源 ) 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虛擬世界是未來銳不可當的趨勢了。在眼科醫師看來,這意味著人們的日常活動對視覺的依賴度將日益加深,也更加重眼部疾病的風險因子。 

控制近視,為什麼控制眼軸長比度數更重要呢?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門診中有時會遇到,小朋友雖然近視度數不高、但眼軸長卻一直狂增長。通常這時家長都會覺得「啊,還好目前度數還不深!」然後就忽略潛在的風險。

體重增加就一定是過胖嗎?- 談眼科醫師如何判讀「眼軸長」之數據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開學季到來,每學期的學生視力檢查也啟動了。校護、學生、家長乃至醫護人員每年辛苦的行禮如儀,就是為了對抗一個古老的敵人:近視。 

到了高中,近視就定型了嗎?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最近大學指考放榜,開始了許多大一新鮮人的新階段,學子們心頭壓力終於可以放下。 在高二、高三的準備過程中,長期的用眼壓力通常容易讓近視繼續增加,然而在我的門診中,有一個激勵人心的例子。 

視力1.0就好?──關於「視力回條」爸媽該知道的事(上)

  文/雷少宇醫師|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  每學期剛開學的「視力保健季」,是眼科門診忙碌的時節之一,許多中小學生拿著「視力不良」的視力檢查回條來眼科回診,其中也不乏低年級,甚至幼稚園的小朋友。當爸媽收到學校發的視力複檢單時,應該要有以下的基本概念。  孩子視力「異常」,爸媽先別太緊張  家長常會問:「醫師,我家小朋友視力篩檢異常,他的眼睛出了甚麼問題呢?」又或是:「我家小朋友視力篩檢都沒有問題,那這樣還要來看眼科嗎?」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必須先了解,小朋友做的視力檢查結果,該如何解讀。  學校大規模篩檢用的方法是「遠距離視力」,也就是大家熟悉的,比上下左右的「C」字或「E」字表。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快速、不需要特殊儀器,可以大規模實行。但相對的,因為測量人數多,影響變因大,測量結果容易出現較大的波動。   比方說,經常有小朋友拿著學校通知單來診間複檢,但在眼科檢查時,雙眼裸視卻都能達到1.0。一問之下,原來是在學校檢查前一晚沒睡好,或是檢查當下跟同學嬉鬧沒有專心,才比的不好。幼稚園的小朋友,也可能因為容易分心、表達能力不成熟或是沒有耐心,導致比視力的結果不好。因此,收到視力異常單時,家長先毋須太過焦慮。  「視力」≠「度數」,不能互相推算  「視力」是家長最熟悉的一種檢查。我在診間遇過許多家長帶孩子回診時,雖然已經做了精密的驗光,還是很執著想要知道小朋友現在的視力可以「比」到多好。視力是「視」物的能「力」,是眼睛的綜合表現,視力不好,有可能是乾眼、疲勞、過敏、近視、散光、白內障或視網膜等各種問題,而「度數」則是特指眼球的屈光率,因此,視力與度數是兩件不同的事情。  雖然視力不等同度數,但兩者之間還是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。打個比方,棒球比賽中,只要投手能把球投進好球帶裡面,主審都會判定為好球。雖然每個人眼睛的「主審好球帶」寬廣度不同,但絕對不是小到只有一個點才能算好球。而裸視視力1.0的「好球帶」,通常從遠視100度到近視100度都有可能。  孩子視力「正常」,爸媽也別太放心  反過來說,如果學校的視力篩檢,小朋友都可以比到1.0,也沒有收到視力複檢回條時,爸媽就能安心了嗎?那也不一定!  就像前面提到的,我們只能說視力1.0代表的是:眼睛沒有「顯著...

沒有近視就好?──談孩子的視力存款

  文/雷少宇醫師|旭明眼科診所院長  隨者手機、平板的普及,以及室內活動時間大幅拉長,許多小朋友從小就大量近距離用眼,但卻忽略了正確用眼習慣,進而導致「視力存款」快速被提領一空,早早進入近視期。 

戴角塑還要點散瞳劑嗎?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將升小四的蔡小弟,一個月前第一次來診所驗配角膜塑型片,開始了角塑合併低濃度阿托品治療。兩週後回診追蹤,角膜地形圖漂亮,顯示鏡片度數正確合適,配戴良好,更重要的是測量結果確認眼軸長縮短,表示度數已在回退。

小一可以使用角膜塑型片嗎?談適應症外使用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門診常有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: 「醫師,請問小一的小朋友可以用角膜塑型片來控制近視嗎?」 「如果有需要,角膜塑型片的確可以提供更強的控制力道,但這是適應症外使用喔!」 「……(沈默五秒)醫師你說什麼可以再說一遍嗎???」   什麼是適應症外使用呢?通常在門診中時間有限,很難詳細的說明。這次就來跟大家好好解釋「適應症」以及「適應症外使用」吧。 本文來自 雷少宇醫師的眼科診療室 http://eyedoclei.blogspot.com

近視的測速照相機——光學式眼軸長測量儀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  在 「近視控制」系列文章 中,我曾強調以「眼軸長」追蹤近視進程的重要。控制近視,首要嚴密掌控近視的變化,才能給予足夠的光學矯正和藥物治療。也就是說,對於近視度數的成長,我們需要一個「測速照相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