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視力檢查」標籤的文章

體重增加就一定是過胖嗎?- 談眼科醫師如何判讀「眼軸長」之數據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開學季到來,每學期的學生視力檢查也啟動了。校護、學生、家長乃至醫護人員每年辛苦的行禮如儀,就是為了對抗一個古老的敵人:近視。 

保護孩子視力的「超前部署」- 國小低年級的近視衝擊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按照管理學的說法,人每天汲汲營營忙著處理的,不外乎是緊急的事、重要的事、緊急又重要的、緊急但不重要的、重要但不緊急的、不重要也不緊急的 ……。如果你整天只忙著處理緊急的事,就永遠無暇考慮真正重要的事。所謂「超前部署」,正是指即便看似沒有立即的需求,仍要撥出心力來考量那些重要但尚未緊急的事項。

視力1.0就好?──關於「視力回條」爸媽該知道的事(上)

  文/雷少宇醫師|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  每學期剛開學的「視力保健季」,是眼科門診忙碌的時節之一,許多中小學生拿著「視力不良」的視力檢查回條來眼科回診,其中也不乏低年級,甚至幼稚園的小朋友。當爸媽收到學校發的視力複檢單時,應該要有以下的基本概念。  孩子視力「異常」,爸媽先別太緊張  家長常會問:「醫師,我家小朋友視力篩檢異常,他的眼睛出了甚麼問題呢?」又或是:「我家小朋友視力篩檢都沒有問題,那這樣還要來看眼科嗎?」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必須先了解,小朋友做的視力檢查結果,該如何解讀。  學校大規模篩檢用的方法是「遠距離視力」,也就是大家熟悉的,比上下左右的「C」字或「E」字表。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快速、不需要特殊儀器,可以大規模實行。但相對的,因為測量人數多,影響變因大,測量結果容易出現較大的波動。   比方說,經常有小朋友拿著學校通知單來診間複檢,但在眼科檢查時,雙眼裸視卻都能達到1.0。一問之下,原來是在學校檢查前一晚沒睡好,或是檢查當下跟同學嬉鬧沒有專心,才比的不好。幼稚園的小朋友,也可能因為容易分心、表達能力不成熟或是沒有耐心,導致比視力的結果不好。因此,收到視力異常單時,家長先毋須太過焦慮。  「視力」≠「度數」,不能互相推算  「視力」是家長最熟悉的一種檢查。我在診間遇過許多家長帶孩子回診時,雖然已經做了精密的驗光,還是很執著想要知道小朋友現在的視力可以「比」到多好。視力是「視」物的能「力」,是眼睛的綜合表現,視力不好,有可能是乾眼、疲勞、過敏、近視、散光、白內障或視網膜等各種問題,而「度數」則是特指眼球的屈光率,因此,視力與度數是兩件不同的事情。  雖然視力不等同度數,但兩者之間還是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。打個比方,棒球比賽中,只要投手能把球投進好球帶裡面,主審都會判定為好球。雖然每個人眼睛的「主審好球帶」寬廣度不同,但絕對不是小到只有一個點才能算好球。而裸視視力1.0的「好球帶」,通常從遠視100度到近視100度都有可能。  孩子視力「正常」,爸媽也別太放心  反過來說,如果學校的視力篩檢,小朋友都可以比到1.0,也沒有收到視力複檢回條時,爸媽就能安心了嗎?那也不一定!  就像前面提到的,我們只能說視力1.0代表的是:眼睛沒有「顯著...

眼科醫師爸爸這樣做:小寶貝的視力檢查初體驗

圖片
撰文:旭明眼科診所 雷少宇院長 我是一位眼科醫師,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。在有小孩之前,我對小朋友的視力回診並沒有太多的感覺,畢竟我自己也有輕度近視,生活中也只感覺到戴眼鏡的不便而已。然而,現在的生活環境與小朋友的成長經驗,已經與從前大不相同了,要保護一個孩子抵抗高度近視的威脅,並不容易!

遠視加散光,還是近視又散光?談散光與球面度數的關係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最近有位小朋友來就診,一進診間媽媽就說:「我帶小孩去檢查視力,第一家眼科說他是遠視加散光,第二家眼科卻說他是近視又散光。我都被搞糊塗了。我的小孩到底是遠視還是近視呀!?」

沒有近視就好?──談孩子的視力存款

  文/雷少宇醫師|旭明眼科診所院長  隨者手機、平板的普及,以及室內活動時間大幅拉長,許多小朋友從小就大量近距離用眼,但卻忽略了正確用眼習慣,進而導致「視力存款」快速被提領一空,早早進入近視期。 

高度近視的闇夜殺手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近日有位五十幾歲的患者,因自己覺得最近在傍晚時視力都變得比較差,已經影響到生活,因此上門求診。基本的視力、驗光、及眼壓測量顯示,他的視力雙眼都能達到1.0,度數都是200度以內的輕微近視,眼壓也都在18-20 mmHg左右,乍看之下都很正常,難道是這位患者多慮了嗎?

幼兒的視力檢查初體驗,爸媽準備好了嗎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      台灣的學童近視率已經攀升到全球第一了。遠見雜誌說台灣締造三項之最:近視盛行率最高、發生年齡最早、以及高度近視比例高。這是一種我們最不想要的「台灣之光」,我們都深怕孩子「前途無光」。       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此有所警覺,想要儘早帶孩子前往眼科做第一次的視力檢查。這是一項非常值得鼓勵的正確觀念!幼兒的視力保健,重要性絕對不亞於牙齒保健。在就醫之前,有些重要的觀念及細節,家長們不可不知,也可幫助自己的孩子做好準備,讓寶貝的「眼科初體驗」更加順暢。

張飛打岳飛,打得滿天飛!談視力與度數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           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怎麼量視力嗎?,矇住單眼對著「C字」或「E字」視力表比手畫腳:「上!下!左!右!」。「視力」跟「度數」有什麼關係呢?舉例來說,門診中常遇到,一個開完白內障手術的老人,術後「度數」非常完美,可是「視力」只有0.5;或是一個小朋友「視力」1.0,但「度數」卻有近視100度。這時應該會有不少家長頭上冒出許多問號,「醫師,你到底在說什麼呀?為什麼視力1.0卻有近視呢?」以上的例子恰好說明一般人常常將「視力」跟「度數」混為一談。接下來讓我來好好說明吧。 本文來自 雷少宇醫師的眼科診療室 http://eyedoclei.blogspot.com

醫師爸爸的近視控制教室-Part 1:什麼是近視?近視的成因與診斷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1. 什麼是近視?     簡單一句話:「看遠不清楚」。     近視的眼睛,看遠時,光線是平行的進入眼球匯聚在視網膜之前,因此看不清楚。當看近時,光線就不再是平行進入眼球,因此眼球內匯聚的點會慢慢往後,直到這個點剛好在視網膜上就看清楚了。「近」才可「視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