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眼藥水」標籤的文章

本院引進青光眼新藥Vyzulta

圖片
本院已率先引進 青光眼 的新藥 - Vyzulta。

又一款眼科用藥退出台灣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今日上診前收到某國外藥廠通知,有一支非類固醇的長效型眼睛過敏藥水:銳視代(Relestat),年底將退出台灣。 

不只吃錯藥,也會點錯藥!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疫情期間,大家都盡量蝸居在家,大人遠距辦公,小孩線上網課,每個人的眼睛疲累感都大幅增加。這時就會想拿眼藥水來舒緩,「點錯藥」的案件也大幅增加。

淺談青光眼 - Part 2:青光眼的用藥注意事項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青光眼的治療包含了藥物、雷射、及手術幾種選項,針對病人不同的情況,眼科醫師可能會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。由於每個病患的病情、體質、以及適應情形,都有所不同。即使是同一位病人,在不同時期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,需要病人與醫師充分的討論溝通。

全球眼科醫學對抗近視的共識 -- 阿托品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低濃度散瞳劑(阿托品)是目前台灣與美國眼科醫學會公認的正統近視控制療法。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,低濃度阿托品用於近視控制是安全而有效的做法,副作用少而接受度高。然而,訪間還是流傳不少指稱阿托品有毒的謠言,讓家長對於阿托品望之卻步,從而錯失保護孩子視力的良機。這對眼科醫師來說,是至為遺憾的一件事。

當阿托品遇上弱視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近日門診中,遇到一位焦急的媽媽帶小朋友來求診。原來這個小朋友是先天性的高度近視合併單眼弱視,之前在弱視治療的過程中,雖然矯正視力有慢慢的進步,卻看到近視度數一直增加,因此上門來求診。我首先問:「小朋友之前有在點散瞳劑嗎?」媽媽大驚失色的說:『醫師,我們家小朋友正治療在弱視,我上網查了一下,弱視的小朋友點散瞳劑不是會阻礙治療嗎?』

散瞳劑千萬不可隨便停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今早有位長期在診所治療近視的小朋友定期回診。這個小朋友之前遵照醫囑,每天固定點0.07%散瞳劑,搭配眼鏡、改變生活習慣,度數控制得相當不錯。從每月定期回診的眼軸長報告可見,近視不再增加,甚至回退。從眼軸長數據推算,到上個月為止,右眼近視減少將近50度,左眼也回退將近75度。

散瞳劑大猜謎!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門診中常遇到初診的小病患,先前已有點散瞳劑來治療近視,但當我進一步詢問是哪一種散瞳劑時,得到的回答通常都是:「紅色蓋子的」、「黃色身體的」……,於是醫師只好發揮福爾摩斯的精神,秀出多位「嫌疑犯」的照片,請小朋友指認。

阿托平有毒嗎?謠言止於智者!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最近有位媽媽帶小朋友回診追蹤近視,經過許多次的溝通與說明用眼習慣,以及調整阿托平的濃度後,眼軸長終於獲得合理的控制。 媽媽看到小朋友度數控制住,一方面放下心來,但似乎仍欲言又止。最後終於忍不住說出心中的焦慮。原來是有親戚看到小朋友在點阿托平,強烈的表達反對意見:「小朋友這樣點藥水要點多久呢?一直點散瞳劑不是會造成青光眼嗎!?」

近視控制新曙光-降眼壓藥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針對學童的近視控制,目前眼科醫學上公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「全時足度光學矯正」(如眼鏡或角膜塑型片)配合「阿托平」(濃度越高,控制近視效果越好,只是畏光的副作用也越大)。但是,門診中,偶爾仍會遇到「絕望型近視」😱的小患者,即便已經使用了角膜塑型片加高濃度阿托平的最高規格治療,眼軸還是不受控的持續增長。這時,眼科醫師可能會考慮用上近視控制的秘密武器-降眼壓藥。

散瞳劑沒有一例一休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最近小朋友的期中考差不多告一段落了。經過期中考的轟炸,大部分小朋友回診時眼軸長都有增加的趨勢。診間有個小患者,先前眼軸長的控制不盡理想,原本我擔心經過期中考的洗禮,眼軸長可能會暴增,想不到今天回診時反而出乎我意料,比之前控制得還好。

「苦口未必良藥、會痛反而沒效!」您家小朋友點對散瞳劑了嗎?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診間來了一位初診小朋友,家長苦惱的說:「我每天都很認真的幫小孩點散瞳劑,雖然小孩說會痛很抗拒,我還是堅持不斷的點,為什麼近視還是一直增加呢?」

醫師爸爸的近視控制教室-Part 3:我的小孩需要點散瞳劑嗎?散瞳劑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

圖片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 15. 散瞳劑是甚麼東西?為什麼可以消除近距離的因素呢?     散瞳劑的正確全名叫做睫狀肌麻痺劑,當睫狀肌麻痺後會出現類似老花的現象(也就是看東西要拿遠一點才看得清楚),因此是靠著這個藥理現象來消除近距離,可惜這個藥水也會同時伴隨著一個我們不太喜歡的現象,也就是散瞳(瞳孔放大),進而造成畏光的情形。